貝爾納.畢佛(Bernard Pivot)在其著作【戀酒事典】(Dictionnaire amoureux du vin)中說:「法國的葡萄酒產區是一份坡與丘組成的連禱文」。他在一篇文章中讓我們弄清楚,都被我們翻譯成「丘」的「Côtes」和「Coteaux」這兩個法國產區常用字,其間的差異。
為了呼應作者的解釋,這本書的翻譯者尉遲秀特別以「坡」(Côtes)和「丘」(Coteaux),來加以區隔。前者是指一片山坡,多少有點陡,屬於山或丘陵的一部份;而後者說的則是整個山丘,通常不是很高,而且是圓的。
有興趣的飲者們,可以去買一本來閱讀,很值得一讀的。另外【酒書推薦】戀酒事典 Dictionnaire amoureux du vin這篇「芬哥」的推薦文,可以先讀。而我們的好朋友詩人酒窖Lisa的這篇文章「戀酒事典」(其實篇名應叫:到隔壁王媽媽家吃飯!)中的分享,也很有她的見解。
在波爾多的57個法定產區標示中,也有好幾個這種山谷型產區「波爾多山谷產區」,知名度較不高(遠低於梅鐸的幾個村莊及梭甸、聖艾美濃和玻美侯等產區),由於具有地理上的相似性,近年來已有聯合行銷的情形,在Bordeaux.com的網站上,被歸歸納為「波爾多山谷產區」(Les Côtes de Bordeaux),包含的AOC產區有八個,它們是:Premières Côtes de Bordeaux、Premières Côtes de Blaye、Côtes de Bourg、Côtes de Castillon、Bordeaux Côtes de Francs、Blaye、Sainte-Foy-Bordeaux、Graves de Vayres。其中,前五個又都有「Côtes」這個字,又可以稱為「波爾多五大山坡」。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上引用了騎士小八的「沒梗中」格文(看全文請自行連結),
笑罷之餘,倒是要來嚴肅地看待這個問題,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酸與澀:葡萄酒的魂魄

前幾天除夕深夜(其實23:45已交子時,算是新一年的大年初一了),在部落格回覆一位網友的留言。由於他是隱藏式留言,我也採隱藏性回覆。
我們聊到關於葡萄酒的酸與澀,這是關於葡萄酒的一項核心命題,我用「魂、魄」來比喻這兩種口感元素的角色。
其實經常和飲者談到這個主題,覺得提出來和大家分享觀點,應該也很有意思。所以我的回覆雖然嫌簡略疏漏,但仍截取其中幾行來和飲者們交換意見,你的看法呢?如同我回覆中所說的:「這個話題是可以聊很久的,更是需要端起一杯一杯不同酸澀程度的酒,來一一探究他們的「魂魄」如何,希望有機會可以和你一起來把酒暢談。」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葡萄酒界影響深遠,如今由平面躍上螢幕的日本漫畫《神之雫》,即將在下週二(2009年1月13日)首播。
這部由偶像團體KAT-TUN中的龜梨和也主演的電視劇,毎星期二晚間22:00〜22:54於日本電視台播出。
其預告片說:「2009年1月13日(火)夜10:00解禁」,「解禁」的日文用語,意思是解除禁制,在日本社會葡萄酒界,主要是用在薄酒萊新酒的全球開瓶日(每年11月第三個禮拜四),我們都稱開瓶日或薄酒萊日、薄酒萊節,日本則稱為薄酒萊解禁日。事實上,薄酒萊新酒在這一天之前,確實是禁止銷售的,以免釀酒品質大幅滑落,但也不能完全不讓酒農、酒商販賣當年度的部份新酒,因為一年來的農事花費和投資,必須以適度允許人民用出售部份新酒的方式取得一些現金回來,所以法國政府(其他國家也如此)對於新酒的開賣日,是有一定的嚴格規定的。
用「解禁」兩個字,有點太嚴重了點,好似是美國「禁酒令」解除的意味一般;不過,也是「解禁」這兩個字的強烈字意,造成薄酒萊銷售上的話題,人們強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具有行銷上很強的誘惑性。怪不得,日本一直是薄酒萊的最大進口消費國。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玻雅客酒窖的商品中有些出自一家很受歡迎的酒莊,一個廿一世紀才剛誕生的L'Ostal Cazes 羅斯托∙蓋茲酒廠,產於法國地中海岸的隆格多克-胡西雍(Languadoc Roussillon)產區,其系列酒款有四,首先是僅列Vin de Pay級數物美價廉的一紅一白,其次則是其列為當地Minervois的AOC級產區酒,另外還有一款目前已售罄的限量珍藏款,每年僅出五千箱(每箱6瓶)。
Ostal,這個字是源自古隆格多克語(Languedoc),其意思是”一個家族和他們所居住的家屋”。而這個家族的姓,正是後面的這個字Cazes。
關於這個Cazes家族,他們在波爾多可是大有來頭!1855年梅鐸區首度排行出「級數酒莊」時,位於玻雅客(Pauillac)村的Chateau Lynch-Bages,已堂堂列名第五級酒莊。而Cazes家族的Jean-Charle Cazes先生,於1934年成為這個波爾多聞名酒莊的擁有者,歷經三代的努力,傳到Jean-Michel Cazes時已經建立家族崇隆的聲譽。
林裕森提到活躍的Jean-Michel Cazes時說,他曾身兼擁有13家知名酒莊的釀酒集團的總裁、多家酒莊如Château Les Ormes de Pez和Villa Bel-Air 等的莊主、並經營酒商Michel Lynch,以及一家擁有米其林兩星餐廳的葡萄莊園度假飯店Château Cordeillan-Bages。(見「城堡裡的珍釀」P104)。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法國食品協會(SOPEXA)所發布的有關今年薄酒來的新聞稿訊息:
2008薄酒來新酒最新消息
(發佈時間:11月20日星期四0點整)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我們辦了一場智利頂級酒款的騎士團酒聚,其中各酒款大都顯赫有名,而智利的頂級酒有一大特色,即多由外資投資設立或者與在地大酒廠合資,並進行技術移轉,在國際化的資本及知名度加持下,當然索價非凡。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酒過量常為醉酒,醉酒多有先兆,語言漸多,舌頭不靈,面頰發熱發麻,頭暈站立不穩都是醉酒的先兆,這時需要解酒。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帶酸味的水果或飲服乾淨的食醋可以解酒。什麼道理呢?
這是因為,水果裏含有機酸,例如,蘋果裏含有蘋果酸,柑橘裏含有檸檬酸,葡萄裏含有酒石酸等,而酒裏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機酸能與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類物質從而達到解酒的目的。
同樣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為食醋裏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葡萄酒知識輕鬆學】
享用葡萄酒的基礎知識

文/弘兼憲史(日本知名漫畫家)
提供/積木出版社
選購
不論在什麼地點購買日常餐酒,應該都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若是購買高價葡萄酒,就希望大家可以在有健全保存、管理制度的專賣店購買。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葡萄酒地圖(圖片來源:積木出版社)這本書中,關於地區餐酒,有十分簡明扼要但也是最新的資料,特別摘文於下,供有興趣的飲者參考: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格文,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前面格文提到這部新片「BOTTLE SHOCK」,目前有進一步的進展,距離讀者(閱聽者)更近了。所以,我們也看到相關報導增加了,包含以下這篇香港明報的新近報導。
不過,我對這篇報導有兩點不同竟見,不得不發:
第一:1976年5月24日,在意義上與諾曼登陸的D-Day無法比擬!
在一場評判中,或許有輸贏,但對整體而言談勝敗,即便過了三十年也還太早。
第二:這部「Bottle Shock」港譯【醇酒醋男】,中國譯為【瓶擊】。台灣電影界爭氣點,譯句像樣點的來。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軟木塞,有很多的爭論,優劣各執一詞。
這裡不是要討論軟木塞的存廢,不過我們的確要承認兩點重要的事實:1.葡萄酒的歷史陪伴人類文明數千年,而軟木塞僅僅不過晚近約三百年間被使用而已。2.軟木塞對於葡萄酒品質的改革貢獻卓著,它不僅僅是一種保存方法的演進,也是一種器物文化。
關於軟木塞即將走入歷史博物館的傳聞不斷,而各種替代品也一直被開發出來,目前最廣泛使用的人工合成品及金屬旋蓋。
下圖ZORK也是一種,基本上保有軟木塞的「塞子」部位(旋蓋的這部份原則上沒有或很少),但仍簡省了開瓶器的使用。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葡萄酒年份真偽難辨。法國核科學家研制新技術,用帶電離子波鑒別酒瓶年代。新技術效果良好,但尚不能直接甄別葡萄酒質量。

新技術以酒瓶而非葡萄酒為檢測對象。方法是,以粒子加速器生成帶電離子波,帶電離子波掃射酒瓶後產生X光信號光譜,科學家可以依此鑒別酒瓶年代、粗略了解酒瓶原產地。 英國《每日電訊報》5日援引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埃爾韋‧蓋岡的話報道,“(檢測時)我們比對可疑酒瓶與原裝酒酒瓶。”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位于波爾多,當地大學參與了新技術研發。 蓋岡解釋說,新技術之所以能夠有效鑒別酒瓶年代,是因為“酒瓶玻璃的化學組成會隨時間和地點改變”。迄今新技術預算已超過12.2萬歐元(約合17.5萬美元)。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品酒電子舌頭可測試出葡萄品種和年份

(圖片下載自:The Analyst . 網頁)
August 6, 2008 Could this new electronic wine-tasting tongue challenge the finest wine tasters in the world? Invented by European scientists, this handheld device has a multi-sensor chip which sense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wine varieties. By analyzing the sugar content, acidity and alcohol, the machine can also determine the year and grape variety of the sample and instead of waiting days for laboratories to analyze wine samples, wine industry specialists will be able to get a sample result at the touch of a button.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騎士飲者David日前不意間買到一瓶「布拉伊首丘」產區的酒(好像撿到寶的外行人推薦酒2008.08.05 ),感覺很不錯,特別寫了筆記在其部落格中。我對這產區略有了解,再加上查索一些資料,特別藉由引用其格文為引子,在此向大家摘要布拉伊產區的重點。
以下是我在David部落格上的回應: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稿子積欠自己幾個月了,其實是Wine Spectator當即在網路上所做的即時報導,我本想翻譯以分享大家這個訊息,誰知三拖四拉,新聞變成舊聞。不過終於潤飾完成,現貼上玻雅客部落格,聊以供後人憑弔。

94高齡辭世的Robert Mondavi,一位有遠見的、協助加州葡萄酒開創新紀元的釀酒人
-作者James Laube 發布時間:週五, 2008年5月16日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分類:山居記趣
2008/07/11 23:02
這是一位台灣女子紫蓉在德國的山居生活記趣,文中恰好提到了幾種台灣稀罕,卻常見於品酒術語的果子,不僅照片拍得清晰、美感,同時也對其生態略有描述。
至於香味如何,和台灣何種物種相近似,雖未提到,但希望有一天她可以提筆描述一番,讓在台灣的我們可以進一步揣摩。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