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飲者David日前不意間買到一瓶「布拉伊首丘」產區的酒(好像撿到寶的外行人推薦酒2008.08.05 ),感覺很不錯,特別寫了筆記在其部落格中。我對這產區略有了解,再加上查索一些資料,特別藉由引用其格文為引子,在此向大家摘要布拉伊產區的重點。
以下是我在David部落格上的回應:
(照片拍攝by David)
David
:關於布拉伊Blaye 這個產區,我綜合手邊的資料,大概有以下的幾個重點:
1.她和其較南邊的地勢較低的布爾格(Bourg)二產區,隔著吉倫特(La Gironde )河和波爾多最精華的梅鐸區隔岸相望。而且在歷史上,早在梅鐸區還是沼澤湳地之時,羅馬人就已經在本地種植葡萄生產葡萄酒了。如果堅信山谷才能產出品質較佳的葡萄酒,理論上布拉伊Blaye和布爾格(Bourg)產區的確位於河谷地,品質不差。只是,波爾多是上述原則的世界唯一例外區,反而是低地產區品質較優(但先決條件是排水佳又有礫石小土丘),例如梅鐸和格拉芙。
2. 同一區塊、同一土質,面積較小的布爾格(Bourg)不但因墾地密集產量較高,品質也勝於布拉伊Blaye一籌。
3.本區有三種AOC的標示法(波爾多共有57個法定產區標示法):
(1)「布拉伊法定產區」(AC Blaye或AC Blayais):大部份一般紅酒的標示。
(2)「布拉伊首丘」(Primières Côte de Blaye):酒精含量較高(品質不見得較佳)的紅酒。
(3)「布拉伊丘法定產區」(Côte de Blaye):白酒專屬的標示,佔總產量僅一成左右。
4. 品種----紅酒:梅洛、卡本內 蘇 維濃;白酒:白 蘇 維濃。紅酒中等濃度,不甜;白酒不甜。
5.波爾多的法定產區中,有五個產區均共同擁有歷史悠久、知名度較低、酒價較廉宜、位於山谷地區等相類似條件的酒區,被歸納為Les 5 Côte de Bordeaux(波爾多5大河谷),分別是:Premieres Cotes de Blaye(布拉伊首丘)、Cote de Bourg(布爾格丘)、Cote de Francs(弗朗丘)、Cote de Castillon(卡斯提雍丘)、Premieres Cotes de Bordeaux(波爾多首丘)等產地,以上多位於右岸或兩海之間。
6. 在Bordeaux.Com網站上,則是以「Côtes de Bordeaux」歸納這些谷地型產區,被列入的有以下幾個AOC標示法的產區:Premières Côtes de Bordeaux 、Blaye 、Premières Côtes de Blaye 、Côtes de Bourg 、Sainte-Foy-Bordeaux 、Bordeaux Côtes de Francs 、Côtes de Castillon 、Graves de Vayres 。
7.近年來她藉由提高其產區的生產標準,提昇本區的葡萄酒品質。
關於你撿到寶的這瓶,聽起來真的很吸引人,但竟是緣於「拿錯了」的原因,相信你應該只有一瓶,改天我們再弄一瓶來嚐嚐看。
本來想給你一點補充資料,誰知越找自己的資料庫和上網,就越查越多了。我想把本產區資料放在部落格,你這篇文章就借我引用一下,當成是引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