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醒酒器,又名透氣瓶,英文譯作decanter。一般人以為只有紅酒才會用醒酒器,但其實白酒及部分品質極佳的香檳也會用到。醒酒器,顧名思義,是用來將酒從「沉睡」的狀態中喚醒過來,也就是透過接觸空氣而令酒體更全面地呈現。將酒從酒瓶倒入醒酒器,也有分隔沉積物之用,可減低酒的苦澀味。通常陳酒也需要醒酒,但新酒也可以這樣做。
醒酒器起源於古羅馬時期,那時的醒酒器大都呈方形,有銀製的,也有玻璃做的。經過多年演變,逐漸成為今日長樽頸寬瓶身的形狀。為了展現酒色的緣故,大都用玻璃製造。現時最常見的是ships decanter(見下圖,圖片來自網路),從側面看,扁寬的瓶身呈三角狀,擴大酒和空氣的接觸面,加快透氣過程。
Georg Jensen的圓身醒酒器,功能與ships decanter一樣,外形比傳統的更趣致可愛。想前衛一點,可考慮法國設計師Etienne Meneau的「奇怪」醒酒器(圖片來自網址﹕the-strange-decanter.blogspot.com)。Etienne自1996年起,為法國酒莊Chateau Smith Haut-Lafitte設計醒酒器。他的設計一反傳統,沒有寬大瓶身,只有由多個管子組成的盛酒部分。盛滿了酒的Little Heart,遠看有如跳動的心臟,靈感來自人體內流動不息的血液,而Carafe N°6的靈感則來自無花果樹的樹梢。雖然,Etienne醒酒器的透氣功能稍遜於傳統,但甚具可觀性,當作藝術收藏品也是不錯選擇。
酒要透氣,人何嘗不需要「透氣」? 放工後約三五知己輕斟淺酌,可說一大樂事。就算是月下獨酌,多少也能抒發心中的鬱悶。你對上一次「透氣」又是什麼時候?
查詢
Etienne Meneau﹕etiennemeneau@free.fr
Georg Jensen:2868 0198
文﹕盧佩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