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古道熱腸的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的採訪足跡:
擴大就服媽媽鄭銘慧成功二度就業,開生鮮水餃店,協助三婦女二度就業,四人用真心研發出南瓜、茴香、紅麴等多種新口味水餃,一心希望銷售穩定成長,就能提供更多工作機會給弱勢婦女。
台中縣父母成長協會三年前向勞委會申請擴大就業服務方案,輔導二度就業婦女學做便當、水餃等小吃,曾經開過麵店的鄭銘慧擅長製作各式點心,在當了多年家庭主婦後,經濟上有所需求,五十歲那年出來二度就業。
鄭銘慧說,在協會工作半年期間,和同事開發一些有媽媽味道的吃食來賣,就服方案結束後,培養了一群長期習慣向協會買水餃的消費者,協會鼓勵她乾脆自己開水餃店,她找跳韻律舞認識的好友林鏡相商量,林鏡相也極想二度就業,一拍即合,在豐原市豐東路巷子裡,找了個小店面賣生鮮水餃,協會也幫忙販售。
兩人絞盡腦汁創新口味,餡料新鮮、清淡又實在,訂購數量略為成長,鄭銘慧再找擴大就服同事巫美珠來幫忙,後來又再請一位情緒易憂鬱的婦女以計算鐘點方式來幫忙,目前每日出貨二千至三千五百顆之間,但麵粉、豬肉漲價一個月成本增加六至七千元,也讓她們大呼吃不消。
林鏡相說,去年有女顧客因肯定她們的口味,幫忙從事網路行銷,銷量大增,但這顧客近來工作較忙,她們又回到傳統口耳相傳的銷售方式。
不過,小小的店面,已讓鄭銘慧、林鏡相達到經濟自立的初步理想,撐起家計一片天,肢體障礙的巫美珠愛乾淨,扮演﹁衛生股長﹂角色,她們三人的共同願望就是銷售量能持續成長,才能再提供工作機會給二度就業弱勢婦女。
阿秋採訪後記:採訪時她們煮了一盤紅麴、蝦仁、綜合口味水餃各兩顆給我試吃,跟婆婆的包水餃好手藝不相上下,但口味更多元、健康,一般口味一顆三元,每顆水餃重逾二十七公克,比一般冷凍水餃大一倍,鄭銘慧還教我最健康、品嚐水餃鮮美味道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加其他醬料,沾糯米醋吃。喜歡吃水餃者請多支持她們,團購二十五包免運費,電話:04-2513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