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4下午,繼上回之後,再度應邀前往大雅鄉清泉崗地區(忠義、六寶村),檢視他們執行經濟部商圈計劃「飛行小鎮」計劃的成果,忝為擔任美食評鑑團的一員,回來特別再度於部落格一隅發表一點報告,還有把所拍照片放上來,讓大家流流口水。


這次是在另一家「統一餐廳」(據餐廳第2代的前村長 韓 小姐表示,店名寓意與政治無關,主要是其先父在來台前就是廚師,而且所學融合南北各路,再加上台式改良,特以此名表達融會綜攬之意)舉辦。


有關於美食的優缺點部份,其實在水準之上甚多,但是基於評鑑的職責,還是得努力記載下內心的心得和感受,略去和上次大致相同的部份,簡單向大家報告如下:



1.首先感覺到有些問題,和上次在復興餐廳頗為類似,例如擺盤等,顯見仍有些瓶頸有待大力去突破。


2.整體水準應該說達到890分以上,很有專業,且比上次進步一些,顯見這一段時間以來村子裡又研究精進了不少。


3.這次品嚐到的不僅是上次以「復興餐廳」外省路數為主的菜色,還區分出在地50年餐廳「統一餐廳」的拿手好菜、業餘眷村媽媽菜、原住民菜(排灣族為主)、東南亞(越南)菜,更加忠實呈現眷村多元文化的真實面貌。



4.統一、原住民菜、東南亞菜其實都已經開設餐廳了(不一定在本村內),所以水準頗高。相對來說眷村媳婦(素娥?)的業餘就顯得弱了許多。其實其口味極佳,但是整體印象和各分項較吃虧。上次她端出的滷味拼盤大受好評,這次除了這一道之外,其餘都略顯單薄和單調。她本是一位福佬人,但嫁到外省家庭當媳婦,一開始這位「二嫂」做的菜家中兄弟姐妹都嫌,她不會做全家吃習慣的婆婆的料理。於是她發憤學習,希望婆婆把手藝教會她,如此浸淫廚房多年,終於做出兄弟姐妹口中的「媽媽的味道」,即使移民到國外,回國來時也都必定要到二嫂家來吃飯,回味過世媽媽的道地家鄉味。其實,如果她的菜的口感達職業水準,一條路是可以朝職業餐廳的各項評分重點去改善;但我建議也可另闢嵠徑,專攻下酒小菜的拼盤,也許也頗有賣點,走出自己的另外一條特色道路來。



 



 



 



 



 



 




5.各家這一次都加強了故事性,這是優點,上次或許是80多歲的孟媽媽不擅解說,故事性和創意部份在這次獲得很大的進步。


6.統一餐廳手藝極精,雖是第二代傳人,明顯可見手藝傳下來了,而且主廚韓慶宏先生在盡得真傳之外,應該有更多的創新和改良在其用心當中。只是,其餐廳菜單繁多,反而顯得少了主打菜,這個部份就菜的品質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重點化行銷自己。以其手藝,應該大膽地在菜單設上喊出「主廚推薦」、「台灣獨家」等等標示,讓一些菜成為本餐廳的主打。


 



 










7.原住民菜的部份,口味也很好,裝飾排擺比上述兩家好很多,這部份可以再加強。只是原住民菜強調原始,是四家中唯一反而要強調單純化的一家,因此如何從簡單中求得變化,建議可以多多採用更多的山林食材和器皿。還有,可以思考用菜的順序,由傳統文化中尋找一個原住民餐用菜的前後出菜的邏輯出來行銷,或者是吃什麼配什麼的原則,還有小米酒的搭配等等,增加原住民菜原味中帶有變化感。






8.越南菜最令人驚艷,無論是口感、特殊性、豐富性、故事性、創新度(台灣少見,這點本來就比別家佔點便宜),均頗有上乘水準。特別是其色彩斑斕,美觀又可口,食材多樣且豐富,為其加了不少分。建議的部份有兩點,首先要從色彩這個優點去發揮,形成其主打的特色。其次要想辦法栽種越南食材,避免食材過多仰賴進口,一方面成本高,一方面新鮮度的間題。如果可以改善這次醬料沒有成為重要配角的缺點,再加上新鮮的辛香料、花卉等做為盤飾及料理入味的重點,可以畫龍點睛。










 

9.整體的缺點,是大家共通的毛病,菜的手藝和口感都不錯,但每道菜的其中食材用料欠缺「對話感」。精緻的美食文化,應該是每道菜的食材、用料、工序、淵流等等,都是各自完整的一個故事,而不是每道菜自成篇章,且各篇章間還沒有一定的連貫性。最終,客人用餐完要說我今天去清泉崗吃了眷村菜,而這「眷村菜」三個字在他們口中也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在他們內心似乎有一個已經成立的定義,那是不言而喻的一種心情和認可。

10.身為酒商,還是要再叨念一句,沒有思考與酒相配的問題,是我最大的遺憾之一。

 


外一章:


 


上次提到在眷村文化面的呈現上,沒有在用餐空間中和盤碗中被表現出來,這一次還是有此欠缺。只是正巧,餐廳外的「戰車公園」正在舉辦一場頗為「隨興」的「眷村文物展」,竟奇妙地補足了這個缺憾。

特別前往一覽,東西雜亂橫陳,說是展覽實在太過隨便了。但看到了很多舊時代文物,頗嘆光陰如梭不假凡人,無論你是誰,即便曾經貴為權力強人!

十分特異的經驗是,從會場一台老音響中放出來的音樂,你猜是什麼?不是「反攻反攻大陸去」,不是「梅花」,不是「 鄧麗 君」,竟是陳小雲的「舞女」!

一時間,你可能覺得是時空錯置,你可能覺得不夠道地。

但繼而一想,對眷村來說,這也是他們50年生活經驗的原汁原味之一呀,這半世紀的時光,眷村人和所有台灣人不就是如此共同走過來的嗎?

在公園口,有兩名男子發生了口頭衝突。一名喝了酒的40歲左右男人對著另一個默不作聲的男子噼哩扒拉地連番臭罵,他所使用的是國語,但是罵到最精華的部份卻不是你以為會使用的「麻××B」,而是正宗的「幹××」三字經國罵。你不必去揣測這名男子身上所流血液所來自的血統如何,但你可以完全體悟到,他的文化血源正是道地正港的多元化的台灣眷村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uillactw 的頭像
    pauillactw

    Pauillac玻雅客酒窖.玻璃美酒靜待雅客.台中城市飲者葡萄酒聯盟

    pauilla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